FAO:金融风暴或给中国粮食产业带来新机遇
日期:2008-11-24 15:07  编辑: 吕嫦鹰  来源:   查看: 我有话说
核心提示:
[世华财讯]FAO报告称金融风暴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较大,但宏观上中国粮食调控面临优化;微观上中国粮食抗风险性强。国内粮食产业或将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综合外电11月23日消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谷物产量可能达到创纪录的22.4亿吨,比2007年增长5.3%。不过报告警告称,虽然2008年谷物增产,目前金融危机仍将会影响许多国家的农业生产,其中包括发展中国家。FAO称,金融危机持续将会严重影响全球农作物种植,因此2009年全球粮食产量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农产品价格出现波动,引发粮食危机。
  
虽然FAO的报告称金融风暴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但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在这场风暴中独善其身,并且依靠政府雄厚的外汇储备和财政力量,国内粮食产业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层面都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宏观上:目前中国主要粮食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已成为国际主要粮食价格的洼地。2007年以来,国际粮价持续大幅攀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特别是2008年上半年,全球小麦、玉米、大米等主要粮食价格均大幅上涨,而中国粮食价格涨幅相对较小,国内外价差正在拉大,价格洼地现象日益明显。7月份以来,虽然全球商品市场出现暴跌,两者之间的价差开始缩小,但依然存在不小差距。尽管中国耕地面积总量可观,但由于人口众多,依然处于不足,耕地面积的不足严重制约着粮食生产的发展。

一直以来,中国对粮食实行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储备为辅的购销制度,同时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政策。国家对于粮食市场具有绝对的掌控能力,但出于保障民生、稳定物价方面的需要,往往需要以牺牲农民为主的低收入人群的利益为代价,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侵入经济实体,这一现状肯定无法持久,人口基本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有效缓冲。此外,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国际地位的日益突显,中国的粮食问题已不再只是停留在民生,而关乎到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因此,外部的压力促使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借助经济结构转型,理顺国内粮食价格体制,减小国内、国际粮食价格差,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国内需求,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微观上:由于粮食行业属于资金需求型行业,业内的跨国资本由于其特殊的国际地位和实力,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国际金融支持和国际信款,金融风暴加大了国际资本市场的风险,容易使跨国资本出现资金紧张,甚至断裂。而国内资本由于地域和实力的限制,受国家、国内金融扶持较多,受国际金融信贷支持较少,因此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在危机时反而占据了优势。金融风暴所造成的全球性流动性紧缩,对国际资本造成的伤害比较严重,而国内的粮食资本以中储粮等代表的企业由于多属国有性质,在这场风暴中能够独善其身,相反,随着危机不断深入,国内资本依靠国家雄厚财力,能够占领国际资本因危机而撤出的领域,进一步做大做强。
  
由此可见,全球金融风暴虽然对于全世界的国家和人民是一次挑战,但对于国内的粮食产业或将成为一次发展的新机遇。
看最新生猪行情 随时随地看养猪新闻 上手机版广东养猪网 wap.gdswine.com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推荐专家


  • 章亭洲
  • 章亭洲,浙江科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1965年1[详细]


  • 谯仕彦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系副主任 教授 博[详细]


  • 赵茹茜
  •   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93年毕业于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