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国外开始兴起使用教槽料,90年代,教槽料全面普及,乳猪断奶期从30多天一下子降为21天,被誉为养猪业的革命。
90年代末,教槽料被引进我国。2002年后市场培育、配置技术才日趋成熟。接下来10年间,一批专业生产教槽料的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打破了外资产品大行其道的状况,为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教槽料的市场覆盖率仍不是很理想,不到20%,平均毛利润20%-30%。今年随着原料成本不断上涨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下滑得更厉害,许多教槽料企业也在暗暗叫苦。教槽料市场也出现了产品质量相差较大、相关营销服务滞后、性价比得不到充分体现等问题,值得警惕。
近日,《广东饲料》杂志社联合部分知名教槽料企业,探讨了教槽料市场的一些热门话题。
一、还有10年高速发展期
教槽料的发展跟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规模猪场的各项投资都比较大,为了提高养猪的效率,就需要对仔猪进行早期断奶,这在技术上就面临一个问题——断奶应激。解决断奶应激有两个要求:第一,断奶前要培养仔猪的断奶适应性。最早的试验已证明,仔猪在断奶前饲料总采食量达到800g时,断奶后就可以很快适应人工饲料;第二,断奶后,根据仔猪的消化特点,还需要有高消化率的蛋白质原材料和能量原料。在这种背景下,教槽料顺势而生。
教槽料最早也是先由国外引进的,至于具体时间,有人估计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光明农场、广三保这些规模化猪场已经有在用。但业内普遍认为应当以“1997年台湾安佑集团代理美国蓝雷公司的教槽料,随后引进中国大陆”这一事件为标志。
2000年之前,散户散养是我国最主要的养殖模式,生猪规模化发展十分缓慢,教槽料的推广并不顺利。直到2002年,随着养猪业规模化发展提速,教槽料市场也进入快速成长期。接下来10年里,一批专业的教槽料企业抓住市场机会,迅速成长起来,如金新农、英伟、安佑、广西桂龙等。相反,部分外资品牌的发展速度则慢了下来,如普瑞纳和比利时帝凯维。
虽说教槽料进入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绝大多数养殖户仍未真正接纳“教槽料”。按我国去年7亿的生猪出栏量,一头猪使用教槽料按2.5公斤计算,教槽料的理论需求量是175万吨,而去年教槽料的实际销量不足30万吨,整个市场覆盖率尚不足20%。与此对应的是,欧洲的教槽料已经是必需品,覆盖率至少90%。我省作为国内规模化养殖比较发达的地方,也不过只有50%的养殖户在用(消耗了全国70%的教槽料)。
有业内人士断言,教槽料市场起码还有10年的高速发展时间。详细理由有三:一是今年仔猪腹泻问题比较严重,呈现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猪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把猪养好,一些原先不用教槽料的养殖户会更加注重前期的投入,成为教槽料企业的新用户。二是仔猪断奶后最少要饲喂教槽料两周,按平均每天采食量为300g,仔猪最少要吃4-5kg教槽料,而目前的饲喂周期仅为5-7天,饲喂量多在2kg左右。如果养殖户加深对教槽料的认识,那么其需求量将增加。三是养猪业遭遇环保问题日趋严重,经营成本一再攀升,高效养殖将成为行业主流。高效养猪就必须用教槽料,它是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的。
或许,正是因为对教槽料的发展信心十足,一些企业都明确表示会加大教槽料的投入。比如,未来2-3年,金新农会把教槽料作为核心,力争达到10万吨。大北农也准备建立年产能达到8万吨教槽料的生产线。而且,为了带动后续产品进入规模化猪场,一些大型的饲料企业集团也有意涉足教槽料市场。这不禁让人对未来教槽料的市场竞争感到忧虑,但金新农陈俊海董事长就认为,未来教槽料市场肯定还是少数企业在做,专业的公司更具发展潜力。因为教槽料的市场充其量只有80个亿,市场规模太小,何况教槽料的生产、原料采购、研发都非常专业,如果要做好,可能花很大的代价。相比之下,整个猪饲料市场至少是2000亿,很多大厂瞄准的其实还是这一块。
二、价格难下降
相比其他饲料产品,教槽料的价格一直都比较贵,这也是多数养殖户“敬而远之”的一大原因。目前市场上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差别较大,主流价格在每吨6000-8000元不等,有特殊功效的品种可以卖到每吨10000元以上,毛利率在20%-30%左右。
在调研中,很多中小规模养殖户希望其价格能够降下来。但教槽料企业的相关人员则表示,高端品质的东西,必然优质优价,好的教槽料绝对是物超所值的。话说回来,全国真正生产教槽料的企业不超过10家,得到用户普遍认可的品牌更少。市场竞争不算很激烈,仅局限于几个拥有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厂家,价格自然不容易降下来。
金新农陈俊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专门算了一笔账,力证教槽料的高性价比。假设每头仔猪使用教槽料3公斤,7元/公斤,投入21元。而用普通的饲料,4000元/吨,3公斤是12元。使用教槽料等于多花了9元。但是教槽料可以使仔猪提前断奶(以7天计),实现的增重至少差1公斤。肉猪最终也可以提前7天出栏,每头猪每天3斤料,饲料保守估计2.2元/公斤,7天就是46元,减去9元,还赚了37元。仔猪提前7天断奶,母猪每年可多产1.3头小猪,价值200元,分摊到每头小猪可产生8元效益。用教槽料比不用可多赚45元,还不包括仔猪存活率提高后产生的效益。
教槽料价格过高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一些饲料厂正是抓住一些养殖户“嫌贵”的心理,推出一些自称质量好、抗腹泻、价格低的产品。有专业人士透露,这些饲料厂在原料有“猫腻”,很可能直接用玉米、豆粕、乳清粉、代乳粉和预混料加工成教槽料,为了降低腹泻率,则直接采用低蛋白日粮和添加高剂量的抗生素,造成的恶果就是在猪下一阶段以及以后的生长过程中产生生长性能抑制作用。由于滥用抗生素,容易造成后续的疾病发生,而降低成活率。这种教槽料充其量只能达到“教会小猪学会吃东西”的目的,却会严重伤害小猪的肠道系统,导致后期生长缓慢,结果得不偿失。
针对“未来3-5年教槽料的价格会不会下降”这个问题,受访者均表示“不大可能”。一是技术研发成本、主要原材料价格都在不断攀升,好的教槽料产品,又必须保持高价位高营养标准,增加的成本要部分转嫁到养殖环节;二是由于教槽料在饲料的细分市场中需求量不大,造成其单位产品的销售费用高,短期内不大可能降下来。三是教槽料技术含量只会越来越高,真正能做好的企业不会太多,而市场需求增长较快,供大于求的情况不大会发生。
三、尚有争议
十多年来,企业和专家对教槽料的研究已经很充分,其功能也得到业内的一致认可。但对教槽料本身,业内还存在一些争议。
第一,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教槽料”绝大多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槽料,而是断奶过渡料。据了解,解决仔猪断奶应激的日粮分为两阶段日粮,即仔猪断奶前的开食料或诱食料和断奶后第二阶段的过渡料。顾名思义,教槽料必须解决教槽的问题,在断奶之前使用,断奶过渡料主要是解决断奶应激的,在断奶之后使用,两者的核心任务不同。广西桂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黄莅中总经理认为,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推广的教槽料的基本结构充其量只能称为过渡料。但很多养殖户搞不清楚它们的区别,包括很多厂家也搞混了,把断奶过渡料当教槽料来销售和使用。
第二,血浆蛋白在教槽料的使用也一直备受质疑。据了解,一些厂家用血浆蛋白粉,但加工过程控制不严格,甚至连起码的检测能力都不具备。一旦猪血不健康,就会促进猪病的循环扩大。在2010年的广东省饲料行业年会上,加大集团廖方红董事长就曾极力呼吁要禁止血浆蛋白粉的使用。现实地讲,血浆蛋白粉在短期内就销声匿迹也不大可能,除非能找到更好更实惠的新原料。金新农陈俊海建议,从工艺上讲,可以通过熟化、膨化等加工技术,降低对动物蛋白的依赖。
第三,不腹泻的教槽料就是好的教槽料?,这是不够妥当的。在中粮饲料有限公司秦江帆博士看来,判断一个教槽料孰优孰劣,除了物理和化学的检验方法之外,最直观的就是观察动物的生长性能,是否采食量大、适口性好;是否能够减缓断奶应激,没有腹泻;是否能够保证快速的生长,发挥仔猪生长的潜能。但是,多数养殖户把“抗腹泻”作为评判教槽料质量的唯一标准,等于变相地鼓励了一些饲料厂滥用抗生素。
第四,因使用不当,教槽料的效果并未充分发挥。一些养殖户反映,当改用小猪料的时候,由于营养一下子不同,会造成二次应激,损失很大。对此,秦江帆博士建议,在断奶前一周,就要尽可能地让仔猪多采食教槽料,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断奶后的应激。一般要求每头仔猪在断奶前累计采食达到250克-300克以上,这是最理想的。还有业内人士建议,应该让小猪少吃多餐,每天最好是分为多次加料,否则仔猪就会在玩耍中把食物搞脏,不再吃了,造成浪费。
四、何去何从
如果按照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来分析,处于成长期的教槽料市场,广大用户已经对产品比较熟悉,并会开始选择购买,市场逐步扩大。产品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相对降低,企业的销售额迅速上升,利润也迅速增长。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会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对于教槽料企业而言,机遇就是教槽料市场这块“蛋糕”正在做大,好产品就不愁卖,利润也可观。挑战就是生产教槽料的企业只多不少,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而原料价格和客户服务成本都在不断上涨,实际净利润会有所下滑,日子不会很好过。
怎么走出竞争,抢得先机?唯有依靠技术创新!
在秦江帆博士看来,未来教槽料研究方向除了关注适口性、生长速度之外,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免疫功能,保护肠道健康,使猪有更高的抗病能力进入生长肥育期,为以后不使用药物做好的技术储备。简单来讲,就是在特有的成本价条件下保证它的高生长率、高效化率、抗腹泻,同时提高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