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畜牧业五十年
一、 发展与投入
新中国诞生五十年来,我国
畜牧业的发展历经曲折,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重难,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和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了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到1997年,全国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均比1949年增长了数十倍。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2.4%提高到1997年的31.3%(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我国畜牧业建设成就的取得,在于国家先后制定和调整了发展畜牧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不断增加了畜牧业建设的资金投入。据初步统计,1953年至1998年由中央财政直接资累计数额(包括固定资产拨款、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拨改贷资金等)达60.6亿元。地方各级砍府对畜牧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技入也逐步实行了一定的倾斜。策。在畜牧业生产发的不同政期,国家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和投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53年至1978年,当时我国畜牧业经济很不发达,生产基础设施落后,国家的资金投向主要用于建设基层畜牧兽医站、家畜改良站、草原工作站、种畜场、畜牧兽医科研所、牧区人工种草等项目。这一阶段中央财政共投入基本建设资金21129万元,促进牧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阶段为1979年至1985年(“五五”后期及“六五“时期),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牲畜作价归户,实行户有户养,农牧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同时逐步取消了对
生猪的统派购制度,放开了畜产品
价格,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这一时期国家安排资金92372万元,主要用于草原、科研、畜牧业商品基地、种畜场、今牧兽医站、配种站、兽医药械生产以及牧工商企业大型畜产“加工厂和饲料加工厂的建设等,使得畜牧业生产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第三阶段为1986年至1998年(“七五”、“八五”和“九五”前期),在这一时期,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畜牧业由计划经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畜牧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启动了商品瘦肉型猪基、“篮子工程”、育草基金、秸秆养畜、牧区开发示范工程、南方草山草坡建设、动物保护工程和良种工程等项目,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492947万元,保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持、定、快速的发展。到1997年,我国大牲畜、猪、羊的存栏头数比1949年分别增长了l-5倍肉、蛋、奶产量年平均递增率分别为9.9%、12.3%和 11.6%。人均占有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到1985年和1990年我国的禽蛋和肉类产量先后跃居世界第一位。1997年我国人均占有肉类42. 7千克,超过世界平均占有水平;蛋17. 6千克,超过发达国家平均占有水平。
总之,50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的建设投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畜牧兽医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畜产品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这些,都为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成就与经验
(一) 建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水平
建国初期,全国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的单位很少,基础非常薄弱。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牧部门先后接管或投资建立了家畜保育所、兽医防疫工作队、家畜检疫站、家畜配种站、兽医诊断室和兽医院等事业单位,以促进畜牧兽医工作的恢复和发展。1956年农业部发出《关于建立畜牧兽医工作站的通知人根据通知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原来县一级畜牧兽医事业机构改建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并建立了一批新的县站。此后,逐年有新的发展。从1956年到1978年的20年当中,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经过了大跃进、反右倾、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整顿、不断发展。到1997年,全国共有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机构56575个,包括国家级二个、省级203个、地(市)级1298个,县级8824个,乡46249个,人员共40万人。
为加速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加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的力度。自1983年开始,国家拨基本建设资金,支持省、地、县三级改建或新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1501个,其中中央支持地方建设413个,地方自筹资金建设696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了92个。中央财政投资86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7. 89亿元,向世界银行贷款近5000万美元。中央和地方联建的服务中心推广新技术累计新增效益约240多亿元。1997年中心辖区内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为35%,比建设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建国以来,全国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队伍长期在艰难的环境中,奋斗在畜牧兽医第一线,作出了很大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基层站从“文革”期间“线断、网破、人散”的逆境中解脱出来,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1983年农业部召开全国畜牧“三站”(畜牧兽医站、草原站、畜禽改良站)工作会议,确定了“综合办站”的方针。许多乡镇站逐步推行以配套服务为宗旨的经营实体,为推进基层站的建设和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1996年农业版部针对当时基层畜牧兽医站存在的问题,下发了《关于落实乡镇推广机构“三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展开厂乡镇畜牧兽医站定性、定编、定员的“三定”工作。经过“三定”,畜牧兽医推广服务体系真正成为政府推动畜牧业发展的有力助手、科教兴牧的载体,也成为连接农牧民、畜牧企业和市场的纽带,在产业化、现代化和繁荣农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进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音禽生产性能新中国成立后,畜禽品种改良工作蓬勃发展。经过50年的努力,在畜种杂交改良、新品种培育、地方良种选育以及繁殖技术方面都有显著进步。为了保障畜禽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利用,目前全国建有各级种畜禽场1825个(其中83个为国家重点种畜禽场),包括种牛场104个、种
猪场585个、种羊场187个、种禽场391个、种兔场23个、种蜂场20个、综合种畜禽场491个、其他种畜场24个。另建有79个种公牛站和6000个畜禽品种改良站。国家农业部门根据育种需要,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多批优良种畜禽,使我国畜禽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
50年来,经过畜牧工作者的努力,利用引进的优良品种,导入外血,先后培育出如;中国荷斯坦奶牛、草原红牛、新疆细毛羊、东北半细毛羊、哈白猪、新金猪、上海白猪、北京黑猪、北京白鸡等数十个新的畜禽品种。同时,各地较普遍地进行了良种的杂交利用。通过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利用,大大提高了畜禽良种覆盖率和个体生产性能。据1996年统计,猪、牛、羊、蛋鸡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35%、43%、42%。鸡的品种优化主要起步于80年代,目前规模饲养户及大鸡场的肉鸡、蛋鸡已实现良种化。由于品种改良工作不断进步,1996年末猪、牛、羊的
出栏率分别达到119.2%、27.6%、70.2%。
在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工作中,先进的配种繁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五、六十年代,推动传统繁殖技术和现代繁殖技术相结合,加速了畜禽改良。1978年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对畜产品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繁殖技术推广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牛、羊、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和家禽的机械化孵化技术随着畜禽配种繁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三)建设生产基地,带动音牧业商品生产发展为了解决城市供应和出口需要,50年代后期,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开始建立一批以猪禽为主的副食品基地。60年代建设猪、禽、免外贸出口基地。在基地内,饲养方式开始由传统的分散饲养,逐步转向集约化经营。到1988年,国家与地方联合投资建设的商品基地有542个,其中商品瘦肉型猪基地266个、商品牛基地72个、细毛和半细毛羊基地51个,其他基地153个。90年代以后,着重建设商品瘦肉型猪基地,据1996年底统计,全国建成的462个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内,
生猪出栏量和
猪肉产量分别达到22482. 9万头和1620.6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5. 6%和43.2%。基地县的生猪出栏率由1985年的96.4%提高到1997年的139.2%,比当年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
全国秸秆养牛综合技术示范工程1992年正式列入国家综合开发项目。到1997年已在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173个国家投资的养牛示范县,35个养羊示范县。此外各省还自建了184个示范县和一批地区建的示范县。养牛示范县虽只有全国总县数的6.1%,而生产的牛肉却占全国总量的32.4%。
(四)开发草地资源,建设草场,发展草地畜牧业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先后于1956年、1963年和 1979年三次组织了较大规模的草地资源调查。我国草地总面积为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16亿公顷。草地分布在农区的草山草坡(包括滩涂)为卫亿公顷,分布在牧区的草原面积有3亿公顷。
长期以来,牧区靠天养畜,超载过牧,对草原利用多,建设少,因而植被严重退化。五、六十年代先后在少部分牧区进行补播、灌溉、施肥和封滩育草的试点,进行治虫灭鼠,以提高天然草场的生产能力。从70年代开始,农业部先后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和宁夏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县、旗开展了草原建设试点项目。从1977年开始,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倡导和支持下,农业部和民航总局合作先后在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开展了飞播牧草试点,随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开,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巴林右旗1980年1981年在退化草场飞播牧草2000公顷,保苗面积达73.3%,亩产鲜革由过去40?65千克,提高到200一350千克。到1997年全国飞机播种牧草总面积达233.3万公顷,成草面积为140万顷。从1995年起,国家实施“牧区开发示范工程”项目,至1998年已在10个省(自治区)163个县(旗、场)全面展开。中央财政共投资2.6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投资总额超过5亿元。目前各项巳我在推广配套技术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50年来全国累计种草保留面积14266. 7千公顷,围栏草地9133.3千公顷,分别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5%和2.9%。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草地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草原退化的速度。但是,由于我国草原面积大,多处于边远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国家投入有限,草原退化严重,因此,今后草地保护和建设事业任重而道远。
(五)建设畜禽保健体系,保障亩牧业健康发展建国初期,政府接管改组或新建了一些兽医防疫单位。据1950年统计,全国兽医防治单位350处,防疫人员2600多人。自从1956年以后,各地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和农业部《关于建立畜牧兽医工作站的通知》,先后建立了县级畜牧兽医工作站和乡社畜牧兽医工作站,基本形成了全国范围的防疫网络。目前,从农业部门到乡镇,各级均建有畜禽防疫机构,加上村级防疫员,全国防疫队伍约100万人。
畜禽检疫工作:从1952年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建立了产地、市场和运输检疫机构。1959年,为防止国内外畜禽
疫病的传播,国家在部分口岸设立进出口检疫站。1965年将上海、天津、大连等23个检疫机构充实、改建或新建为口学动植物检疫所。1981年成立国家动植物检疫总所,基本健全了全国动物进出口检疫体系。兽医药械制造:建国初期,全国只有十几家兽药(血清)制造厂。几十年来,经过整顿、改建和新建,全国有省级以上兽医药械厂30多家。全国共有各级兽药厂1800多家,生产生物药品、化学药品和添加剂药品2000多个品种。1952年农业部建立了中国兽药监察所。到1996年底,全国已建成用个省级兽医化验诊断中心、30个省级兽药监察所。有70%以上的地(市)和60%以上的县建立了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初步形成了全国兽医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上述机构在防治、消灭畜禽
疫病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工作,全国已消灭了牛瘟和牛肺疫,控制了马鼻疽、马传贫、炭疽、布氏杆菌病、
猪瘟、
猪丹毒等20多种疫病。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农业部从1995年开始投资建设疫病检测站。从1998年起,在全国实施“动物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首先在饲养集中的10个省、50个地区、226个县建立无规定疫病区。
(六)建设和发展饲料工业,推动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我国饲料工业从80年代初妍开始起步,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不到20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饲料工业大国。初步形成了由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机械工业、饲料加工工业以及饲料科研、教育、培训、质量监督、检测等构成的饲料工业体系。1997年我国有饲料生产企业1.13万家,饲料工业产值826亿元。双班加工能力达到10760万吨。配合饲料产品产量5473万吨,浓缩饲料700万吨,添加剂预混料125万吨。为了推动饲料产品向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全国已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饲料检测站、所(中心)共300多个。工业饲料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规模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畜牧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
(七)建立畜牧兽医科研机构,加强科研成果推广,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新中国建立之时,全国性畜牧兽医研究机构只有中央畜牧试验所一处;少数省设有规模很小的试验研究室(组)或站(所)。全国从事畜牧兽医科研人员不到200人。经过50年的努力,科研机构不断充实和健全,现有地区级以上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机构120个,其中部属11个、省属46个、地区属63个;共有职工12110人,科研人员6793人。几十年来,共取得科技成果623项。“八五”期间,有12个重点课题、47个专题列入国家科技攻关科研计划;另有104个专题列为农业部重点研究课题。“七五”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推广了商品猪杂交配套、良种家禽饲养、牛羊人工授精配种、奶牛胚胎移植、北方冬季暖棚畜禽饲养、配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和应用、秸秆青贮与氨化以及畜禽蜂疫病防治等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技术进步在我国畜牧业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已由“六五”期间的34%,提高到“七五”期间的41%,90年代中期已达到45%。1980年到1996年猪、牛、羊平均胴体重分别由57.1千克、81.0千克、10.5千克增加到76.7千克135.5千克、12.4千克。根据重点地区调查,猪、禽死亡率分别由12%、20%下降为8%、18%。随着科学饲养管理研究的展开,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肉类产品结构逐渐优化,1997年禽肉和牛羊肉占肉类的比重分别达到18%和12.l%。
猪肉在肉类中的比重为67.2%,比1978年的94. 3%下降了27个百分点。
(八)进行畜牧兽医法制建设,推动以法治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或畜牧行政管理部门,先后颁布了不少畜牧兽医方面的法令法规。主要有:1978年农林部发布《供应港澳畜禽口岸检疫暂行规定》。1980年国务院批转《兽药管理暂行条例》,经过多年实践修订,国务院于回987年正式颁发《兽药管理条理实施细则》。1985年国务院发布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同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颁布了《草原法》。1991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4年,国务院发布《种畜禽管理条例》,并授权农业部制订了《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7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同年,国务院发布《生猪
屠宰管理条例》。这些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畜牧行业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管理的轨道。
(九)组建畜牧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为了适应和推进畜牧业商品生产和牧工商一体化经营的发展,1982年底农业部组建了中国牧工商总公司。公司成立后,根据中央发展经济联合的精神,利用一部分畜牧业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实行有偿投入,与地方合资开展畜牧业经济联合,同时也兴办了一批总公司的直属企业。
十几年来,总公司先后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建立国内合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100余家,建设项目近200个,包括饲养、饲料、兽药、乳品、肉类、蜂产品、牧草种子等生产加工和经营企业。至u1998年总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原值累计近6亿元。形成了全国畜牧行业最大的、拥有相当经济实力的集团性企业。
据1992年统计,总公司系统的企业,每年向社会提供商品鸡蛋6万吨,约占这些企业所在城市(北京、天津、兰州、长春、济南、重庆、成都、沈阳、乌鲁木齐)上市鸡蛋的30%左右;年产奶粉2万吨,占全国奶粉产量的6%-7%;年加工出口蜂王浆100余吨,占全国出口量的20%;年生产畜禽
疫苗20多亿头份,占全国
疫苗总产量的30%。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一部分直属和联营企业先后进行了生产结构的调整和资金重组。大多数企业逐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5年成立了以总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中牧集团,1999年在上海证券市场L市,实现利税逐年增加。
从80年代中起,在农业部组建牧工商企业的带动下,为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相继进行了牧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的尝试。到90年代初,全国各级畜牧系统共组建牧工商公司五六百家。
中国牧工商总公司及各地牧工商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增加了全国许多大中城市肉蛋奶的有效供应,在关键时期,缓解了部分城市副食供应的紧张局面;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开始走出了一条发展畜牧业商品生产,实现产业化、一体化经营的路子,为改革历来畜牧行业只管生产不管流通、只管投入不管效益和产供销脱节的体制找到了可行的途径。
(十)对外开放,引入外资,建设国外援助和中外合资项目,提高畜牧业生产和管理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方面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已经远远超出改革开放以前主要局限于原社会主义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和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援助的范围。
本着改革开放的方针,通过利用国外无偿援助、优惠贷款和外商投资,配套国内投入,兴办了一批畜牧业现代化项目,如合作合资开发建设了湖南南山牧场、广东东方牧场、广西黔江牧场、山西沁水牧场及贵州独山牧草种子繁殖场等畜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
接受和承办了世界粮食计划署、欧共体、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瑞典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无偿援助建设项目。使用了国际农发基金会、意大利、荷兰的优惠贷款,实施了北方草原牧业、奶业发展和养鸡场建设项目。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发展,从80年代起,各地相继与港台、外商合资合作兴办了大批畜牧业合资企业;也引入了一部分外商独资企业。兴办较早的有广东光明华侨牧场、北京华安肉类有限公司、北京华成营养品有限公司、广东穗屏企业有限公司、上海大江有限公司、北京大发育产公司、中美卡夫食品有限公司和瑞士雀巢的多家独资或合资乳业公司等。
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对我国各地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很多合资企业已成为各地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龙头”。
(十一)亩收业生产、经营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诸多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从农村的家庭副业地位转变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五六十年代,全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10%一15%左右。到1997年,随着畜牧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全国畜牧业产值达到41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1.12%。不少地区甚至有的省,畜牧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很多饲养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目前畜牧业收入一般占农户家庭收入的30%以上,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则超过50%,成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二是从传统分散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化、现代化饲养转变。由于畜禽私有、自主经营和市场
价格放开,从80年代初起,广大农村涌现出一大批畜禽饲养专业户。他们饲养畜禽从家庭副业转为专业饲养;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变为集约化经营;饲养规模越来越大,养鸡上万只、十数万只,饲
养猪牛成百上千头的专业大户已不罕见。目前家禽的适度规模饲养已成为商品禽蛋的主要来源。猪牛羊的规模饲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迅速扩大。
三是从产销脱节、部门分割逐步转向牧工商、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畜产品统购统销、定量供应政策已经消亡,过去那种独家经营、官价买卖的局面也已根本改变。畜产品的产销流通,已经主要由市场需求引导和制约。为了减少生产和流通成本,增加经营效益,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国营、集体或个体的畜牧业一体化经营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合经营的实体也不在少数。这些经营体制的根本转变,为畜牧业商品生产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四是饲养业已从产品经济供应短缺,转变为商品经济满足供应。我国的畜产品市场供应,在50年中,大体先后经历了产品奇缺一定量供应一购销放开一供应充足四个时期。目前肉蛋奶毛产品短缺、紧张的局面已根本改变,市场供应丰富,购销自由。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各级逐步增加了对畜牧业的投入,推动了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农牧民饲
养猪牛羊自食所占比重很小,绝大部分是供应市场,获得经济利益。规模饲养家禽和饲养特种动物,则完全为了供应市场。历史上“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鸡鸭产蛋换油盐”的年代在多数农村已成为过去。
三、薄弱环节
随着畜牧业产业化规模的发展,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比以往要复杂得多,发展任务更为艰巨。
从我国经济体制、资源状况、市场需求等方面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薄弱环节:农户小规模饲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畜牧业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仍不尽合理,良种化程度不高;饲料资源利用方面的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少,饲料粮问题仍是当前和今后制约养殖业持续发展的焦点;草原退化尚未得到遏止且资源利用不均衡;兽医保健体系尚未健全,疫病测报防治工作有待加强以及政府对市场宏观调控的手段比较薄弱等。
这些问题,必须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着力加以解决,才能保证我国畜牧业以持续稳健的步伐走向未来,开创21世纪的广阔前景。
看最新生猪行情 随时随地看养猪新闻 上手机版广东养猪网
wap.gdswine.com